正史中的魏延是怎么死的呢?

网上有关“正史中的魏延是怎么死的呢? ”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正史中的魏延是怎么死的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 ,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魏延被杀

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公元234年魏延逃到汉中北门外,杨仪派遣马岱追上了魏延,魏延大叫:?谁敢杀我??结果人头落地 ,马岱将头颅献于杨仪,杨仪用脚践踏魏延的头颅,并且骂道:?庸奴!你还能再作恶么??魏延三族被诛灭 。

一 ,平步青云,四面树敌

魏延义阳平氏(今河南桐柏县)人,他是三国时期一个小草根 ,遇到伯乐刘备提点,又因屡立战功被刘备当成军中之宝,蜀国的财富 。

刘备入川时 ,魏延因战功赫赫被刘备升为牙门将军。219年,刘备称汉中王,把治所迁往成都 ,急需一位重要将领来镇守汉川。此时刘备心中已有人选 ,但大家的心愿是选张飞 。刘备毅然任命魏延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并将魏延从牙门将军升为镇远将军。刘备心知大家不服,在一次宴会上就魏延的任职问题让魏延发表讲话 ,魏延情绪激昂大声说:?如果曹操举倾国之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挡住他,如果是一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 ,我请求为大王吞并了他。?

魏延的这番大话刘备非常满意,但是下面的官员只好表面附和刘备,心里对魏延不满 ,感觉他锋芒太露,口吐狂言 。

魏延不负刘备厚望镇守汉中10年,治军有方 ,守卫得当,使得曹魏不敢窥视汉中。之后魏延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他既善于养兵 ,又善用兵 ,成为蜀汉中后期屈指可数的勇将,屡次被委以重任 。

二,猛将遇到小人

杨仪是个搞部署管粮草的文官 ,军中礼节制度,都由杨仪安排和检查,办事挺利索得到诸葛亮的赏识。但他是个诡计多端的小人。诸葛亮评价他性情急躁狭隘 ,孙权评价他:?牧竖小人也? 。

魏延的性格自大高傲,史书上描述魏延与人吵架的地方也不少,他一言不合 ,就想白刀子进红刀子出,逼死人的节奏。当时大家都对他避而远之,惟有杨仪对他不服 ,魏延对杨仪也十分仇恨,几次都想拿刀砍花他的老脸,两人关系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

魏延在和诸葛亮合作时 ,诸葛亮不采纳他的观点 ,他就会当众大发牢骚,不考虑大局 。诸葛亮把他驾驭的很好,充分利用他的才能给屡次他升职加薪 ,并不希望魏杨关系闹僵 。魏延提出个?偏师出子午谷直取长安?的奇招,诸葛亮因风险太大坚决不同意,引来他的牢骚不满。

三 ,诸葛亮死后内斗更加激烈

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积劳成疾躺在五丈原的病榻上 ,在病榻上召开一个没有魏延参加的临终会议,他说,他死之后 ,停止北伐,军队全部撤回蜀国,撤退时让魏廷断后 ,姜维次之。并且说:如果魏延不服从命令 ,你们不要管他,只管行动 。

诸葛亮安排好就病逝了。秘不发丧,杨仪却不怀好意令费祎传达了丞相的命令并试探魏延意图。魏延直言道 ,丞相死就死呗,还有我呢,不能因一个人的死而荒废天下大事 , 让我受杨仪摆布,去断后,做梦去吧 。他还同费祎说出下一步行动北伐 ,要求费祎在文告上联名告诉手下各位将领。结果费祎骗他说:我得把这个建议反应给杨长史,长史是文官,不懂军事 ,他肯定会同意的。费祎飞马而去,魏延立刻反应过来,知道是杨仪的圈套 ,想到杨仪一定会向刘禅告发自己谋反 ,但追他又来不及 。

大军随杨仪退兵,魏延气愤不已,赶在杨仪大军前面 ,所走过的地方都烧绝阁道。杨仪和魏延都互相上表刘禅说对方谋反,刘禅问及二人谁是谁非,结果众人都担保杨毅忠心 ,说魏延反叛。

魏延为了自保早点辩解先占据南谷口,率军出击杨仪大军,杨仪命王平大骂魏延的先头部队:?诸葛公去世 ,尸骨未寒,你们这些人怎么敢如此!?魏延大军知道错在魏延,都散了 。只有魏延与其子数人逃亡 ,逃到汉中,结果被杀。可惜一代猛将没有死在杀敌的战场却冤死在内部小人的暗算之下。

魏延忠于蜀汉,他始终支持北伐反曹 ,只要是打曹操他就兴奋想当急先锋 。对于他的是否谋反《三国志》上面已明确给出:?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 ,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 。本指如此。不便背叛?。说明魏延的死只是不满杨仪不继续北伐 ,他与魏国作战心切,想除掉杨仪,代替诸葛亮北伐 。

他的死完全是被杨仪诬陷 ,杨仪违背诸葛亮的遗言,钻空子公报私仇,试探诬告魏延谋反 ,当马岱把魏延的头颅交给杨仪时,他用脚践踏,口出恶言 ,可见平时他对魏延的恨有多深,人品也够垃圾。

建兴十三年(235年),杨仪被废为平民 ,流放到汉嘉郡。诽谤犯罪 ,于是朝廷派人下到郡中捉拿他,杨仪自杀 。

在正史中的魏延,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三国历史波澜壮阔 ,在这一部历史舞台剧中,涌现了众多旷世奇才。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战乱时期,文武双全的魏延 ,虽然名声不如刘备 、关羽 、张飞、孙权等人显赫。但也是三国时期一颗不可忽视的将星 。

只可惜,在《三国演义》这部历史长篇小说中,曾经为了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魏延 ,最后以反叛之名被诸葛亮的亲信马岱所杀,结局令人唏嘘。不过小说与影视剧,有时候不一定和真实历史相符合。那么 ,正史中的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呢,魏延真的想谋反吗?

罗贯中是一个小说家 ,他在写《三国演义》的时候 ,给这些人物带上了太多的个人色彩 。比如被神化的诸葛亮,还有被冤枉的军事奇才魏延。

按照《三国志?魏延传》记载,魏延是一位在沙场上所向披靡、骁勇善战的将军 ,他面对的敌人,能够与他相匹敌的,除了司马懿之外几乎再无对手。而且 ,他也深得刘备信任,毕竟能够放心的让他担任汉中太守一职,足以看出魏延在刘备心目中的重要性 。

诸葛亮

根据《三国志》中记载 ,魏延确实是死于马岱之手,只是关于他的真正死因,并非是犯了谋逆之罪 ,而是另有冤情 。

第一点:魏延的人生价值观与蜀国当时的统治集团不相容。魏延在《三国志》中,是一个有计策,并且敢于冒险之人 ,因此 ,他频频提出了一系列极为大胆,结局不是大胜就是打败的用兵策略。然而,这种用兵方式与谨慎小心的诸葛亮完全相悖 ,这让他一直无法受到重用 。

魏延的一身才华,因为与诸葛亮的意见相左而无法施展。诸葛亮也害怕此人在自己去世以后,打乱他生前的全盘计划 ,所以魏延在他死后,如果没有被重用,死几乎是必然。

魏延

第二点:魏延之死 ,与他自身的性格有关 。《三国志》中有记载,魏延虽然?勇猛过人?,但是他?又性矜高? ,由此看来,他是一个有野心,并且自负的人 ,这是他性格中的不足。

但是 ,魏延又并非单纯的目中无人,他极有能力,的确有自负的资本 ,这就导致了他在得不到重用时会牢骚满腹,这也必然导致诸葛亮对他心生不满。他的这种性格,自然不会被当时的蜀国内部政治集团所容忍 ,所以他的命运悲剧,极大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他的性格缺陷所造成的 。

杨仪

第三点:诸葛亮的临终遗言。魏延与杨仪素来不和,也注定了他的悲惨结局。正史中记载 ,魏延和杨仪二人犹如水火之敌,二人不和之事,就连孙权都有所耳闻 。

诸葛亮病逝以后 ,他们二人的矛盾必然成为祸乱蜀国的开端,想要保证蜀汉安稳,必然有一人要面临着被杀的结局 ,这是阶级内部斗争无法避免的一场厮杀。诸葛亮极为清楚他们二人的秉性 ,尤其是魏延,绝对不会听姜维 、杨仪等人的话。

所以,诸葛亮在临终之前就做好了准备 ,一旦魏延不同意退兵,不甘于受杨仪控制,就可以给他扣上?谋逆?的罪名 。而魏延确实是按照诸葛亮的设想走下去的 ,最后被马岱砍了首级,甚至被灭了三族,然而这一切并不是因为他真的有谋反之心 ,只是不得不死罢了 。

三国演义中,武将战死沙场是一件家常便饭的事,如关羽、颜良、文丑 、典韦、孙坚等人 ,然而,却有这样一个人,不是被敌人杀死的 ,他是被自己人所杀的 ,他就是魏延。演义中,魏延刚归顺刘备时,就被诸葛亮猜忌 ,认为其脑后长有反骨,迟早会反叛。诸葛亮在临终前,安排马岱潜伏在魏延身边 ,在关键时刻给予其致命一击 。

然而,在正史上,魏延被称之为蜀汉的“血肉长城 ” ,受到长史杨仪的迫害而亡。世人读了这一段,不禁感慨魏延之死,乃是蜀汉“长城”之殇 ,令人潸然泪下。

魏延不愧为蜀汉的“血肉长城”

魏延是最早跟随刘备入川作战的将领之一,他任劳任怨,在战场上身先士卒 ,每次都是第一个突破敌人阵地 ,夺得头功的 。尤其是汉中之战后,魏延因功被任命为汉中太守。在庆功宴上,酒过三巡之后 ,汉中王刘备询问新上任的汉中太守魏延,汉中时益州门户,你打算怎么镇守汉中啊。

魏延思考一番后 ,起身向刘备行礼,回答道:“大王大可放心,我早已想好了汉中防守策略 。我计划采用重门之策 ,层层设防,在外围多设置据点。如果曹操亲率全国之兵来袭,我保证能够守得住 ,最少守几个月没啥问题,如果曹操只是派一员上将带领十万大军来袭,我就可以解决了 ,不劳大王费心了。 ”

说实话 ,魏延的口气有点大,他目中无人,认为地大物博的中原无人 ,没人能够和其抗衡 。此时的魏延,还是一个年轻将领,和关羽、张飞 、马超、赵云、黄忠相比 ,差得太远了。

然而,他用事实,证明了自己并没有说大话。在魏延坐镇汉中的十几年间 ,曹魏连汉中的大门也没攻破,为蜀汉的发展壮大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反观荆州,由于守将关羽盲目北伐 ,进退失据,遭到曹操和孙权两方夹攻,最终败走麦城 ,折戟临沮 。

关羽个人生死事小 ,丢失荆州根据地事大。荆州丢失后,刘备集团陷于被动,导致诸葛亮五次北伐无功而返。而魏延镇守的汉中固若金汤 ,与关羽的荆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因此,魏延是蜀汉真正的“长城”,是蜀汉与曹魏边境的“血肉长城”。

“血肉长城 ”之殇

像魏延这样一个和平时期坐镇边疆 ,战争时期冲锋陷阵的大将,结局却令人潸然泪下。

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提出了大胆的“子午谷奇谋” ,遭到了谨慎的诸葛亮的否决 。魏延也没表示什么不满,该干嘛干嘛,继续为恢复汉室江山的事业奋斗着。

建兴十二年(234年)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受到重用,被任命为前锋。在蜀汉对曹魏大军取得一系列战果的情况下 ,丞相诸葛亮却病倒了 ,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最后病逝于五丈原 。

在中军大帐的长史杨仪掌握了军事大权,这一点令魏延感到不安。原来魏延和杨仪素来不和 ,诸葛亮在世时,还勉强相处,现在丞相病逝 ,两人的矛盾全面爆发。

论军事造诣,和马谡一个级别的杨仪自然不是久经战阵的魏延敌手,论军队战斗力 ,魏延是诸葛亮病逝后数一数二的大将 。如果魏延不考虑蜀军的火并消耗,和杨仪争权,鹿死谁手 ,犹未可知。

然而,魏延心慈手软了,他不想为了一己之私 ,造成蜀军的内耗。他宁肯自己受点委屈 ,也不想和杨仪火并 。

据裴注引《魏略》记载,诸葛亮病重之时,将兵权托付给魏延 。此时 ,魏延的死敌杨仪害怕魏延掌权后,公报私仇,加害自己 ,因此造谣说魏延要北上投敌。他还号召费祎 、王平、姜维、马岱等人发兵攻之。魏延从内心讲,不想和杨仪对战,所以只逃不战 。而杨仪却不依不饶 ,派出大部队追杀魏延,赶到汉中,将蜀汉长城魏延斩杀。

《魏略》:诸葛亮病 ,谓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令延摄行己事 ,密持丧去 。延遂匿之 ,行至褒口,乃发丧。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 ,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 ,不战军走,追而杀之 。

魏延被杀之后,杨仪还不放过其遗体 ,用脚践踏魏延的头颅,还大骂道:“庸奴,看你还怎么作恶。 ”对于魏延之死 ,历史上好多名人都是报以同情心的,如元朝的郝经认为杨仪“以私忿杀大将,罪浮于延”。

关于“正史中的魏延是怎么死的呢?”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5)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崔蕴轩的头像
    崔蕴轩 2025年09月23日

    我是乐信号的签约作者“崔蕴轩”

  • 崔蕴轩
    崔蕴轩 2025年09月2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正史中的魏延是怎么死的呢?”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正史中的魏延是怎么死的呢?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崔蕴轩
    用户092307 2025年09月23日

    文章不错《正史中的魏延是怎么死的呢?》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乐信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