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隆口属哪个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隆口属哪个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是不是龙口啊,要是的话,在山东。山东省龙口市(原黄县)地处胶东半岛西北部 ,总面积893平方公里,海岸曲线长68.4公里;辖13个镇(区街)、632个村(居),人口63万。 龙口市地处胶东半岛西北部 ,隶属于烟台市。东临烟台,南近青岛,北与大连 、天津、秦皇岛隔海相望 ,是环渤海经济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另有同名科技术语。
编辑本段人文概况
[1]市人民政府驻地邮编:265701 市人民政府驻地:港城大道1001号 行政区划代码:370681 区号:0535 龙口市人民政府市长:刘炳国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龙口市辖5个街道、8个镇:东莱街道、龙港街道 、新嘉街道、徐福街道、东江街道 、黄山馆镇、北马镇、芦头镇 、下丁家镇、七甲镇、石良镇 、兰高镇、诸由观镇。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龙口市历史悠久,商末建莱国,秦设齐郡 ,始置黄县,是中国最早的县治单位之一 。龙口市既是秦代著名方士――徐福的故里,又是2200多年前徐福率船队东渡日本的启航地。1986年 ,经国务院批准,撤消黄县,设立龙口市。五千年沧桑变幻,为这块物阜民丰的土地留下了诸多历史古迹和人类文明 ,增添了她的神秘和魅力 。先后涌出了春秋战国时期以滑稽擅辩著称,讽柬齐威王建立霸业的淳于髡;秦代率领数千童男童女和五谷百工扬帆东渡,开创中、日 、韩友好先河的著名方士徐福;三国时代英勇善战的东吴名将太史慈;明朝开国元勋越国公胡大海为官清正的尚书王时中 ,内阁首辅范复粹,著名国画家姜隐;清代掌管文衡多年的礼部尚书贾桢;参加国史编修的翰林院士王守训;民国初期的书法家、金石篆刻和古文学家丁佛言等一批历史名人,可谓人杰地灵。改革开放以来 ,龙口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迅猛发展,经济实力日益增强,1991年即跻身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 ,在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中位居第11位,山东全国百强县排名第一。 1946年由黄县析置龙口市,属北海专区 。1950年5月撤销 ,其辖区并入黄县。 1986年撤销黄县,设立龙口市。因原黄县有龙口镇而得名 。 1988年11月22日,撤销乡城、新嘉、羊岚 、兰高、东江5个乡,分别以原乡的行政区域设立乡城、新嘉 、羊岚、兰高、东江5个镇。 1989年4月7日 ,撤销海岱乡,设立海岱镇;撤销黄山馆乡,设立黄山馆镇;撤销下丁家乡 ,设立下丁家镇;撤销大陈家乡,设立大陈家镇。 1993年9月28日,撤销文基乡 ,设立文基镇;撤销田家乡,设立田家镇;撤销七甲乡,设立七甲镇;撤销丰仪乡 ,设立丰仪镇。1993年11月19日,撤销龙口镇,以原龙口镇的行政区域设立西城街道办事处 ,原龙口镇人民政府驻地为西城街道办事处驻地 。 1995年3月8日,将下丁家镇的达沟 、西马两个村划归东江镇管辖。 1997年6月10日,将芦头镇南张家村划归东江镇管辖(鲁政函民字[1997]26号)。 1998年4月13日,乡城镇更名为徐福镇(鲁政函民字[1998]11号) 。 1999年7月1日 ,将下丁家镇上观村划归东江镇管辖(鲁政函民字[1999]16号)。 2000年,全市总面积893.8平方千米。辖19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 ,635个行政村 。年底全市总人口62.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26万人。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龙口市总人口671335人;辖1个街道、19个镇,各乡镇人口: 西城街道 77267 城关镇 86911 羊岚镇 21398 徐福镇 38371 新嘉镇 27207 中村镇 32012 海岱镇 22388 黄山馆镇 12389 大胨家镇 20421 北马镇 41451 芦头镇 35746 东江镇 55720 下丁家镇 22140 七甲镇 12699 田家镇 14499 丰仪镇 14755 石良镇 43573 文基镇 25139 兰高镇 26331 诸由观镇 40918 2000年12月19日 ,撤销羊岚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诸由观镇;撤销丰仪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石良镇;撤销文基镇 ,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兰高镇;撤销田家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七甲镇;撤销大陈家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北马镇;撤销城关镇 ,设立东莱街道办事处,将原城关镇的行政区域和兰高镇的马家庄、大李家 、窦家庄3个村,东江镇的赵家庄、阎家疃2个村及新嘉镇的松岚、王家疃 、杨家疃、荷百4个村划归东莱街道办事处管辖,办事处机关驻原城关镇人民政府驻地;撤销新嘉镇 ,设立新嘉街道办事处,将原新嘉镇除划归东莱街道办事处管辖的松岚等4个村外的其他行政区域划归新嘉街道办事处管辖,办事处机关驻原新嘉镇人民政府驻地;撤销中村镇 ,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西城街道办事处,西城街道办事处更名为龙港街道办事处,龙港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原西城街道办事处驻地;撤销海岱镇 ,成立外向形加工区。 2001年,全市总面积893.8平方千米 。辖13个镇(街道办事处),1个外向型工业加工区 ,634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62.4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67万人。 2002年,全市总面积893.8平方千米 。辖辖3个街道、10个镇 ,2个经济开发区,633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62.6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4万人。 2003年,全市总面积893.82平方千米。辖12个镇(街道办事处) ,2个经济开发区,633个行政村(居委会) 。年底全市总人口62.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9万人。
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龙口境内建有全国唯一的低海拔大型海滨煤炭基地 ,褐煤总储量26亿吨,年开采量400多万吨;南部山区盛产黄金,花岗岩、石灰石 、铅锌、萤石、石英砂等矿产资源;沿海大陆架储藏有丰富的石油 ,属"富集型"油区,在渤海中部发现的蓬莱19-3油田,距龙口仅48海里 ,属于特大型整装油田,已探明地质储量为10亿吨,可采储量约为6亿吨;距龙口市96公里的渤南油气田位于渤海湾南部 ,已探明天然气储量225亿立方米,可开采储量为108亿立方米,中海石油公司已确定在龙口市建设一个年产4亿立方米天然气的终端处理厂,目前已完成地质勘探工作,一期工程预计今年底投产供气 ,2004年6月全面建成。
编辑本段气候
龙口市属温带季风型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2℃左右 ,年平均降雨量600毫米左右,无霜期190多天 。
编辑本段城市建设
龙口市公路交通发达,航运方便 ,已基本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24.8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58.8公里。公交车辆达155辆,日发车600班次,遍布整个城乡区域 。大莱龙铁路龙口段已全线铺通 ,11.6公里进港线于今年开工建设,建成通车后,港口腹地将扩展至西北 、华北等地,港口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大大促进龙口经济尤其是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206线高速公路龙口段路基和桥涵工程已全部完成,将与烟青、烟威、同三 、济青高速公路一起形成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到烟台机场仅需40分钟。烟台机场现已开通国际航线2条(至香港和汉城)、国内航线20多条 ,可直达国内各大中城市,平均
每周起落飞机40多架次 。 全国最大的地方港--龙口港是国家一级对外开放口岸,拥有码头岸线3000余米 ,生产泊位2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个,设有危险品、煤炭 、集装箱、客滚专用及多用途泊位和散杂泊位等 ,年货物吞吐能力达1500多万吨,客运量50多万人次,目前已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港通航 ,并开通了龙口至东南亚、韩国 、日本及国内黄浦和沿海内贸集装箱班轮航线。2002年集装箱吞吐量达5.7万TEU,预计今年可达8万TEU。龙口港总体布局规划已经山东省政府批准,属国家重点建设港口 。规划中的港口陆域布局分东港区、中港区、西港区三部分。东港区以老港区为基础 ,属于建成区,中港区位于东港区北面,可建设万吨级以上泊位30至40个。2020年前规划建设集装箱、钢材 、盐、水泥等专用泊位7个,港口吞吐能力可达2000万吨以上。西港区位于屺母岛端部 ,是预留深水泊位区域,具备建设10-25万吨级码头的自然条件,拟建10万吨级以上的大宗散货、石油化工深水码头 。随着大莱龙铁路的开通和渤海天然气 、石油进行开采 ,龙口港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海上辅助设施齐全。胜利油田在我市设立了海洋石油船舶公司,作为该公司陆上生产生活基地 。该基地拥有拖轮、货轮、油轮 、浮吊、驳船等各型船舶29艘,拥有5000吨级泊位3个 ,3000吨级泊位4个,石油专用码头1座,可承担各类钻采、作业平台的拖航就位 、物资供应、应急守护及油类运输、试油作业 、大型海洋工程吊装、港池航道疏浚、特大型结构件江海直达运输、海上消防救护等任务。通讯事业发达。全市每年用于通讯建设的资金均在4000万元以上 ,通讯网络规模不断扩大 。全市程控交换机总容量达到21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8万户,电话普及率29部/百人 ,建成全省第二个电话市。全市已经铺设光缆700多公里,形成了环形网结构,拥有宽带接入能力和小区接入能力。百年电力公司是全国第一座由中央和地方集资兴建的坑口电厂,装机总容量106万千瓦 ,2002年发电量56.2亿千瓦时 。境内共有大中型水库3座,蓄水能力达2.2亿立方米,建有亚洲最大的地下水库----黄水河地下水库 ,城区日供水能力达到9万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设立了新区和海滨经济园区,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中,初步形成了"东城西城相融 、南山北海呼应、新区居中、组团式发展"的城市建设新格局 ,目前建成区面积达到28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44%,城市的经济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
编辑本段经济发展
在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中 ,龙口排名第11位,在山东26个全国百强县中排名第一。 2002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62亿元 ,比上年增长15.6%;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9.5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亿元(新口径),分别增长26.5%和32.2%;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亿元,增长40%。农业以产业化经营及标准化绿色农业著称。2002年,高值田发展到8.7万亩;果品总产量22.2万吨 ,水产品产量19.1万吨,山东梨 、龙口粉丝、龙口草莓、龙口对虾 、桑岛海参等土特产品远近闻名;规划实施了以"双十双五"工程为主枢架的农业产业化和"山区经济二次创业"战略,标准化农业和绿色农业得到全面实施,农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显著提高 。全市粮经比例调整到1:4 ,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27处,建设了总库容达12万吨的中国北方最大的气调库、冷风库群,有7家企业、14个品种获得绿色食品证书 ,优质苹果 、山东梨首次打入北美市场。2002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75亿元,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县"称号。工业基础雄厚 ,运行质量逐年提高 。 全市现有工业企业1942家,形成了机械、家电 、化工、纺织、轻工、建材等6大支柱行业,新型建材 、食品、电子电器、汽车关键零部件四大新兴支柱产业也得到较快发展。现已培植出了十大企业集团 、十大民营企业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骨干企业 ,拥有上市企业3家,被省体改委列入省资本运营重点联系市。2002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49家,最高达45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32处,最高达7亿元 。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8个 ,其中"威龙"牌葡萄酒属于中国名牌产品,"龙丰"商标被国家认定为全国驰名商标,通过ISO质量体系或产品认证的企业达到98个。2002年 ,全市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10亿元,利税33.7亿元,分别增长16.3%和17% ,工业动力用电量达到17.6亿千瓦时,增长10.4%。 第三产业繁荣活跃 。南山景区二期工程、东海108洞国际高尔夫球场、龙鼎广场 、糖酒大厦、博商广场等大型商贸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为发展第三产业打下了良好基础。果蔬家具装饰材料批发市场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 ,被中国商业联合会和国家统计局评为"全国百强工业批发市场"。目前各类市场发展到66处 。2002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5%;集市贸易成交额达到35亿元,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4亿元,增长15.5%。 现代物流业方兴未艾 ,拥有胜通物流和兴隆道恩两大物流企业,其中胜通物流是我省唯一一家具备二级资质的县级物流企业。全市加入第三方物流企业达到20户,年配货额过亿元的物流企业已达2处,小型物流配送点35个,超市内部配送中心3个。 以南山风景区、屺姆岛旅游区 、徐福故里旅游区和之莱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旅游业 ,成为我市新兴产业中的亮点 。2002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数达100万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4.6亿元。民营经济发展迅猛。全市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到1.6万户 ,注册资本2.42亿元,从业人员3.14万人;私营企业达到1514户,注册资本8.19亿元,从业人员1.85万人 。2002年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税收1.15亿元,占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的12.1%。 经济国际化进程加快 多年来 ,龙口市紧紧围绕推进经济国际化这一主线,内抓载体建设,外抓招商引资 ,努力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主要是规划建设了"四区六园"(龙口经济开发区、龙港经济开发区、黄城工业园 、北部海滨经济园区、城市新区、南山工业园、丛林工业园 、科亿达工业园、兴隆道恩工业园和海盟机械工业园),新设立的经济开发区、黄城工业园和海滨经济园区已初具规模 ,对外开放的承载能力大为增强,并进一步健全了服务机构,完善了基础设施,为国内外客商到龙口投资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近年来 ,已同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有近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龙口投资,特别是成功地吸引世界500强企业三井物产株式会社来我市投资。2002年 ,全市共举办利用外资项目68个,累计达到559个;完成合同外资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亿美元,累计分别达到11亿美元和7亿美元。2002年 ,全市实现出口创汇1.7亿美元,增长25% 。龙口市涉外机构齐全,海关 、检验检疫等联检机构配套 ,实行24小时服务,通关便利
编辑本段科教事业
1994年,该市被山东省科委确定为全省唯一成县(市)建制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1996年 ,在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评比中列第12位;1997年,被原国家科委确定为全国两个“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 ”之一;1998年,被确定为山东省唯一的“全国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示范区”,1999年两个示范区顺利通过了国家科技部验收。1999年和2002年 ,我市聘请专家成立了第一届和第二届政府科技顾问团,组建了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开通了科技经济信息网。到2002年底 ,全市已累计实施省级以上“火炬计划”"7项,申报专利1646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9家 ,创国家级新产品122种 。龙口市在国内率先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中小学和职业学校达到191所,拥有国家批准设立的民办大学和中加合作的东海外国语学校 ,初步形成了幼教、普教、高教 、职教、成教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在校学生9.3万多人,2002年向全国高等院校输送学员1900多人。
编辑本段文明建设
结合开展保持***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积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并落实了领导干部任期制、任前公示制 、试用期制和聘任制。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为总抓手,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在镇级探索推行了以“三定一公开 ”为主要内容的“一线工作法” ,切实把镇级工作重心下移到农村一线。按照“五个好”要求,全面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效维护了党纪政纪的严肃性。认真扎实地进行了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工作 ,制定了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等一系列相关制度。在加快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目前全市共有烟台市级以上文明单位67个 ,其中省级文明单位12个,国家级文明单位2个 。去年获得全省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编辑本段综合实力
1991年跨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居第60位;1992年跃居第37位 ,1994年上升到第35位,2003年位居第25位,2004年位居第21位;2005年在全国百强县排名第16位 ,2009年在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中,龙口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11位,在山东26个全国百强县(市)中排名第一。2010年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25强,龙口位列第18位 。
编辑本段社会事业
1996年 ,在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评比中列第12位;1997年,被原国家科委确定为全国两个“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 ”之一;1998年,被确定为山东省唯一的“全国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示范区”;去年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市”称号。全市已累计实施省级以上“火炬 ”计划117项 ,申报专利2718件,创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1家,开发国家级新产品130个。全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达到165所 ,在校学生8.6万人,2005年向全国高等院校输送学员3713人 。拥有国家批准设立的民办大学—烟台南山学院,初步形成了幼教、普教、高教 、成教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同时 ,文化、环保、卫生、民政 、民兵预备役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先后获得全国教育、文化、科技进步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
编辑本段社会和谐稳定
在城市,深入开展“五城联创”活动,即创建全省全国文明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省全国平安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努力建设平安龙口 、和谐龙口和生态龙口。在农村,围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坚持党委、政府主导推动,不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 ,稳步实施了“五通双建六保”工程,农村面貌和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广泛开展了“知民情、解民忧,让群众满意 ”活动 ,为群众办了一批实事 、好事,使群众充分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实惠。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信访工作,广泛开展了信访工作“双教育、双规范”活动 ,推动信访工作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加快推进普法和依法治理步伐,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 ,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2005年,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8%。先后获得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信访工作和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
编辑本段人民生活
2002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20元 ,比上年增加129元;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住宅居住面积分别达到6.62平方米和14.2平方米;每百户居民彩电、电冰箱、摩托车、空调和电脑拥有量分别达到105台 、83台、51辆、14台和7台。截止2002年底,全市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01.7亿元,人均1.6万元。
编辑本段龙口特产
龙口粉丝
龙口粉丝,原产山东省招远市 。通过龙口港外运出口而得名。 驰名中外的龙口粉丝生产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清朝咸丰年间即销往国外,距今已有150年历史。 龙口粉丝用绿豆作原料,按传统工艺精制而成 ,富含淀粉 、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其特点是纤细、柔韧 、白亮透明、久煮不烂 。食用时不论油炸、炖煮 、热烹、凉拌,均润滑可口。国际友人称之谓"玻璃面条"、"龙须" 、"春雨"。 三十年代 ,龙口有大小粉庄50余家,专营粉丝出口,生意十分兴隆 ,为龙口诸业之最 。近年来,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龙口粉丝的产量和质量均有显著提高 ,现龙口粉丝年出口量均在万吨以上,畅销世界80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龙口市外贸出口的主要商品。
山东梨
山东梨因原产于黄县(现龙口市),又称黄县长把梨 ,因其在国内大梨出口中占有显赫位置,故现出口部分以"山东梨"冠名。 山东梨(长把梨)原生长在东江镇崔家村,清朝康熙年间始有栽培 ,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其母树原名叫"天生梨",后经嫁接繁育成为今天的大梨品种。它以皮薄渣白、汁多甜脆、耐贮存、贮存后品质变优而著称于世 。每年出口达3万吨之多。
龙口葡萄
龙口葡萄多数种植在滩涂沙土地上。由于土层疏松 ,水分适宜,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 ,空气湿润,所以龙口葡萄含糖量高 、颗粒大,味道别具一格 ,既是酿造葡萄酒的上品,也是水果席上的美味 。 目前龙口葡萄酿酒品种已发展到2万亩,成为烟台张裕葡萄酒、威龙葡萄酒的原料生产基地,其它品种3万亩 ,涌现出许多葡萄集约化种植园,其中兰高镇万亩巨峰葡萄生产销售加工基地远近闻名,其巨峰葡萄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 ,畅销全国南北各大城市。
龙口对虾
龙口海域是捕捞对虾的重要海域。龙口对虾个大、肉实 、味鲜,是宴席上的名贵菜肴之一 。对虾捕捞季节,龙口港湾帆船如云 ,机声隆隆,昼夜不息。对虾成为龙口外贸出口的重要产品之一。
龙口草莓
清朝末年,草莓随当地人的远洋经商被带到龙口 ,时称"洋莓果"、"高丽果" 。 建国以后60年代开始大面积栽培,近年来引进了国内外诸多优良品种,在栽培技术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开发 ,引用了保护地栽培技术,有效提高了草莓的品质和产量。现全市发展草莓2万余亩,总产量在6万吨以上,居全省第一位 ,涌现出中村镇、文基镇等草莓之乡。 独特的立地条件 、适宜的气候环境,加上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造就了龙口草莓个大、味美的个性产品享誉全国 。草莓收获季节 ,八方客商纷至沓来,产品畅销东北、华北地区。
桑岛海参
龙口市桑岛周围海域内生长的一种"刺参",是名贵的高级滋补品 ,它含有蛋白质 、脂肪、钙、磷 、铁、碘等多种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70%以上,具有极佳的养身滋补作用 ,是高级宴席上的名贵菜肴,是胶东海洋一大名产
编辑本段龙口灰尘
某年夜晚,龙口市石棉制动器材厂由于电力导线违规铺设导致老化 ,发生火灾事故。 某年下午烟维公路G206国道福寿路段龙矿集团一斯太尔半挂与一到南山集团执行装修任务的小车相撞,导致八人死亡。 龙口市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由于阀门未关造成燃气泄漏,引发爆破危险,由于龙口市所有警力出动全力救援才成功保住整个龙口市未发生过于严重安全事故 。 某日凌晨 ,一原油运输车在S302省道牟黄公路福寿路口自东向北转弯由于车速过快发生侧翻,因车祸引发火灾事故事故地点位于某商业石油加油站与某四家液化石油气供应站附近的路口处。 某日清晨,在黄城港城大道劳动局十字路口东临神话网吧门口某青年男子被数名歹徒连捅数刀毙命。 N年前龙口市麻家村引发一场故意杀人案 ,被告人在龙口市广林集团公司大厦下面接受宣判后被送往刑场依法执行S刑 。 某年一月九日下午龙口市某液化气供应站董事长少爷在龙口大酒店门前被绑票,绑匪是董事长对门液化气供应站员工,在与绑匪较量六天七夜后人质被安全解救 ,后因某位绑匪父亲报警,绑匪全部落网,某位绑匪在服刑期间曾经说过在赎金得手后立即将人质与其他绑匪全部处死。 某年十一月在龙口市石良镇凶手父刘兴田和凶手子刘培春由于社会矛盾手持匕首闯入他人家里造成四死两人重伤 ,凶手父刘兴田当场被捕,凶手子刘培春逃跑后在某录像厅以光盘贩子隐身未果被捕后提出上诉被驳回在一年多的维持下求生未果被依法强制执行S刑。 龙口市地方税务局某位员工被绑票索要赎金一百万元,在人质被关押期间绑匪撬开人质牙齿剁掉人质手指后勒索得逞 ,此为龙口市有史以来最严重绑票案 。 某年一月二十八日在龙口市芦头镇麻家村发生一起杀人抢劫案,某自外来龙打工者闯入龙口市麻家村某工厂抢劫,造成一人死亡。 某年有二人骑摩托车头戴头盔手持手枪光顾龙口市人民医院金融中心,造成一死多伤 ,当天总收入十六万元现金一扫而清。 龙口市北马镇河里张家村杜世成,曾任职山东省委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因受贿626万元被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 ,涉案金额626万元全部收回 。 公元二零零九年龙口市有多家小型工厂墙壁被打洞,采用相似方法共计造成损失数十万元,此盗窃团伙拥有极高的反侦察能力 ,公安机关破案难度很大。 龙口市黑社会老大于威因过于霸道被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20年。 龙口市芦头镇后店村某员工因未得相应工资抱有炸药包到上司高强家上门索要,当场将藏于草垛的炸药包引爆,当场造成三人死亡 。
编辑本段专业名词
堵截河水迫使其流向预定通道的工程措施。向流水中抛投料物填筑戗堤的工作称进占。两岸进占后预留的河道泄流口门称龙口。
谁知道 口岸是什么?一类口岸和二类口岸有什么区别?
祥生船厂建于清同治元年 ,前身是英商和记洋行 。至同治四年已有地18亩,临江有一块长167英尺的地段,建筑机工场、铁工场 、木工场、锅炉房各1间 ,翻砂铸工场1间,堆栈2座。设备有:蒸汽铁锤、熔铁炉等。同治十三年收购了上海浦东炼铁机器厂后,规模扩大 。光绪六年(1880年)新建船坞1座,其尺度为:船坞长450英尺 ,坞门宽80英尺,满潮时水深21英尺。
耶松船厂建于清同治四年,最初是美国企业 ,经营船坞 、堤岸、仓库的设计施工。同治十年,以最高的标价得到上海船坞公司“老船坞”的租赁权;次年,又获得浦东船坞公司的租赁权 ,首先把浦东船坞由380英尺扩充到450英尺,以后又陆续添置了起重机、锅炉和抽水机等设备,接着又兼并了一些设在上海的英国船厂 。由于英国资本不断增加 ,耶松船厂变成一个英国资本的企业。它比祥生船厂大,有工人2000余人。其在虹口“老船坞 ”的工厂面积占地30余亩,东为仁泰码头 ,两侧招商局,中栈前临马路,后沿黄浦江,地上有铁路 ,能重车出入,设备比较先进 。光绪二十~二十六年又先后兼并了董家渡船坞和东方船坞,规模进一步扩大。光绪二十七年 ,耶松 、祥生两厂合并,组成耶松船厂公司,资本额增至557万银两 ,拥有祥生船厂船坞、老船坞、引翔港船坞 、和丰船厂船坞、董家渡船坞、哥立尔船坞 、东方船坞等7大船坞,以及较多的厂房、仓库、码头等设备和设施,是当时“东方最大的修造船垄断组织之一”。
瑞镕船厂初期资本额为218490银两 ,后增资10万银两 。厂址在杨树浦路,有船坞1座,安装了最新式的设备 ,其中包括水力绞钉机、蒸汽工具和电力钻孔机的装置等。民国元年兼并万隆铁工厂后,进一步扩充设备,在滑道上安装1台50匹马力的电动绞车,铁工场安装了2台手摇起重机。在万隆工场修建了为木工储存烘干木材的天棚 ,1个新汽车棚,1个坚固的防火室。铸铜工场加以翻修,增加设备有1台新的刨床和3台电力钻孔机 。
民国25年 ,耶松有限公司和瑞镕船厂合并成立英联船厂股份有限公司,全厂占地450亩,职工近1000人 ,拥有4座大型船坞。合并的第1年修船570余艘,营业状况甚佳。
解放后,1950~1952年的3年国民经济恢复期间 ,工厂用于基本建设投资共72万元,因陋就简地进行零星建设和厂房修理 。
1954年1月,军管英联船厂主厂并入交通部上海船舶修船厂后 ,工厂占地面积33.1万平方米,其中厂房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拥有干船坞2座,船排3座 ,滑道1座,码头岸线长780米,主要生产设备330余台。
1953~1957年“一五”计划期间 ,工厂用于基本建设投资为1202万元,完成建筑面积40416平方米,其中生产性面积14930平方米 ,职工住宅面积25486平方米。这是建国以来工厂较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开始,完成的主要项目有:内燃机车间 、车工车间连库房、轮机车间、固定码头东部(浦东厂区)3号变电所 、西部(浦西厂区)动力间、制氧站、锅炉房等 。
1958~1962年“二五”计划期间,工厂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共2098万元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077万元,技术改造投资21万元。竣工建筑面积50204平方米,其中生产性面积39012平方米。完成的主要项目有:船体 、轮机、锻工车间、铸工车间 、西部码头、煤气站、中央仓库等 。其中3000吨船台(1号船台)是当时工厂为建造3000吨级沿海船舶“和平49 ”号而兴建的 ,1958年7月开始,同年11月完工。1959年4~6月结合新制第一台40吨门式起重机对该船台进行扩建,共投资86万元,其中建筑工程17万元 、设备工程69万元 ,通过对1号船台的改扩建,使该船台实际已具备建造5000吨级船舶的能力。(1969年4~11月,又投资7万元 ,对该船台进行技术改造,采取接长加固,使其具备建造万吨级船舶的能力) 。1963~1965年 ,工厂固定资产投资大为减少,仅投资284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55万元 ,技术改造投资29万元,竣工建筑面积9632平方米,其中生产性面积7975平方米 ,职工住宅面积1657平方米。完成主要项目有:船体放样楼、档案库房和技工学校等。其中1号船坞大修(该船坞建于光绪二十九年,由于长期失修,坞壁钢板桩腐蚀渗水、坞底高低不平,严重影响坞修作业) ,1964年4月开工进行大修,1965年3月完工,共投资120万元 ,其中建筑工程费88万元,设备工程费32万元。
1966~1970年的“三五”计划期间,工厂用于固定资产投资1275万元 ,其中技术改造投资258万元 。竣工建筑面积12520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面积10285平方米,职工住宅面积2235平方米 ,完成的主要项目有铜工车间、造机车间 、船体下料场、乙炔站等。新建固定码头(8号码头,即造机码头)工程于1966年2月开工,1967年12月完工 ,投资117万元。该码头全长210米,宽11.5米,码头标高4.5米,码头前沿水深6米 。此外还投资8万元用于改进除锈工作设施;投资32万元新建1艘900马力拖轮 ,投资117万元新增1艘50吨浮吊等。
1971~1975年的“四五”计划期间,工厂用于固定资产投资5727万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178万元。竣工建筑面积73327平方米 ,其中生产性面积52093平方米,职工住宅面积21224平方米,完成主要项目有:新建2万吨船台(2号船台) ,总投资862万元,建成后的船台长228米,宽27米 ,两侧设有100吨、40吨门座式起重机各1台,新建85×24米电焊平台1块;船体车间改造工程共投资1282万元,竣工建筑面积20398平方米 ,车间内配备了起重能力100吨的桥式起重机 、12米刨边机、160吨和300吨油压机等内场加工设备 。造机车间二期工程共投资1250万元,竣工建筑面积9352平方米,车间内新添直径3.5×15米大型车床1台、直径3.4米立式车床1台 、4.5×15米龙门刨床1台等大型机床设备及12台桥式起重机,其中最大起重能力为100吨。还新建了喷丸房 ,对造船区域的旧建筑进行拆迁改造。自制了长12米,宽5米,为可控硅无环流控制的大型龙门刨床 ,用于加工大型柴油机底座 。1972年,投资424万元,筹建张家港分厂 ,并于1974年5月竣工投产。
1976~1980年的“五五 ”计划期间,工厂用于固定资产总投资为5438万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915万元。竣工建筑面积为115039平方米 ,其中生产性面积57747平方米,职工住宅面积57292平方米 。主要工程项目有:船体车间改造、造机车间新建工程、张家港分厂迁并及4306厂迁建,此外还有车辆修理工场 、综合车间改造、机电外协仓库、工厂东部码头填档 、大型退火炉、仓库和露天跨、新建舾装码头(铜工码头)等。主要技术改造项目有:自行风雨棚、高压水除锈装置 、机修工场扩建等。还新增一批大型运输车、汽车吊、数控绘图机 、光电跟踪切割机等设备。
1981~1985年的“六五”计划期间 ,工厂用于固定资产投资5770万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3463万元 。竣工建筑面积为90470平方米,其中生产性面积33884平方米,职工住宅56586平方米。工厂的技术改造规划被列入国家机电工业第一批550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之一 ,并于1986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完成的主要技术改造项目有:1号和2号船台接长改造,使之能分别建造2万吨级和3.5万吨级的船舶 。船体车间内场引进了先进的钢板预处理生产线、型钢预处理生产线、平面分段生产线 、数控切削生产线等4条生产线以及新增关键加工设备。这一期间的主要建设项目有,船体外场场地改造及设备添置 ,造机加工设备添置和厂房改造,铸铁清理工场改造,螺旋桨工场扩建 ,计量室扩建等。工厂与联邦德国两家公司签订合同以补偿贸易方式筹建集装箱分厂 。工厂投资710万元,1981年1月开工,1982年3月基本完成并试生产 ,1984年12月全部完工。
1986~1990年的“七五”计划期间,除继续完成“六五 ”重点技术改造新建和扩建项目扫尾工程外,用于固定资产投资5587万元 ,其中技术改造投资3814万元,竣工面积51497平方米,其中生产性面积24750平方米,职工住宅面积2724平方米。完成技术改造项目有:中型计算机房改造、中心锅炉房油改煤工程、呋喃树脂砂回收再生装置 、新建简易喷丸房和涂装房等 。此外 ,还引进一批坞修机械设备,高空作业平台5台,MPK150.8液压搬运车等项目。
1991~1995年的“八五”计划期间 ,工厂属“八五”国家重点技术改造企业,技术改造项目也列为国家重点改造项目。工厂投资26446.4万元,重点改造造船造机设施设备 。主要项目是:重建1号船台 ,使之能建造3.5万吨级船舶以及具有建造6万吨级的能力,配备2台120吨门座式起重机;新建7975平方米装焊平台,11900平方米舾装场地和分段堆场等;新建194米长的舾装码头、35千伏总降站;进口水下等离子切割机、数显弯管机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机、水力测功器等;添置机加工设备 ,改造造机配套设施和修船设施,使工厂主要设施设备具备了年造16.5万吨船舶和11万千瓦柴油机的能力。同时搬迁管子酸洗电镀车间、电器制造车间、工具车间 、炼钢车间、中小件加工及热处理车间等,建立起管件厂、坦直铸钢厂 、康桥船用机械厂、周西附件厂、合庆造机焊接件厂——浦东设备厂等 ,新建分段制造车间——松江分厂,形成了共有35万平方米厂区面积的13个配套厂,使总厂成为造船 、造机总装厂,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
经过历年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 ,工厂的规模和生产建设得到迅速发展。至1995年末,全厂占地面积58.9万平方米;职工8500多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700人 。固定资产原值3.78亿元。拥有3.5万吨级(具有6万吨级能力)和2.5万吨级船台各1座 ,2.5万吨级(举力1.15万吨)浮船坞1艘。1万吨级和5000吨级干船坞各1座,码头岸线1500多米,以及电子计算机CAD/CAM系统网络和包括水下等离子切割机 ,数控切割机,钢板和型钢预处理流水线,TTS平面分段流水线 ,150吨平板车,120吨门型起重机,大型数控机床在内的各类机械设备1712台 。具有设计、建造6万吨级各类船舶、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修理 、改建10万吨级各类船舶、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制造23000千瓦以及以下各类大型船用低速柴油机的能力和各种钢结构、大型非标设备的制造 、配套安装的技术力量和综合能力。造船、造机、修船、非船产品等已成为工厂主要生产经营项目。
1957年前 ,工厂主要任务是修船,1958年开始进入既修又造的发展新时期 。1958年研制成国内第一台2000马力船用柴油机。1959年建成3000吨级沿海货船“和平49 ”号。从1970年在3000吨船台上建造“风雷”号万吨远洋货船开始,即自行设计建造了30多艘大中型船舶,并自制了60多台大中型船用柴油机与之配套 。造船造机已成为工厂生产主体。80年代起 ,修船以大型外轮为主,并改建特种船舶和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先后与外商合作建立了11个船舶专业技术维修服务站 ,修船能力居国内前茅。造机引进瑞士苏尔寿和丹麦B&W专利,制造了多个系列的苏尔寿船用柴油机 。从1969年起,批量建造了自行设计或联合设计的多用途货船 、集装箱船、冷藏船等大型船舶 ,出口波兰、德国 、塞浦路斯、新加坡、古巴 、伊朗等国。还与708研究所等合作设计并由该厂建成国内第一座半潜式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勘探3”号。
工厂还承担了水利、冶金、城建等部门重点工程所需的大型机械设备 、大型钢结构、隧道盾构掘进机、吴淞路闸桥主桥和闸门等的制造。1985~1992年9月,26种青铜艺术铸件和大型船用铸件出口美国 、日本、埃及、加拿大、菲律宾 、印尼等国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 。1977~1995年,工厂共获2项国家发明奖 ,103个科研项目114次 、32种产品53次分获国家、部(船舶总公司)、上海市科技成果奖或优质产品奖。其中6RND68M柴油机获国家优秀新产品金龙奖,出口的1.23万吨集装箱船和“勘探3 ”号钻井平台获国家金质奖。
首页 机构介绍 政务公开 统计资料 商务政策 商务概况 服务机构 机关大事记 公平贸易 各市商务主管部门 商务企事业
当前位置:首页 > 口岸专区 日期 2005年8月28日 星期日
“口岸”小知识
1) 什么是口岸
口岸是供人员 、货物和交通工具出入国境的港口、机场、车站 、通道等 。
口岸的开放和关闭,由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审批后公布执行。
凡开放口岸 ,应根据需要设立边防检查、海关、港务监督 、出入境检验检疫等查验机构和国家规定的其他代理服务机构。
2) 口岸的分类
口岸分为一类口岸和二类口岸 。一类口岸是指由国务院批准开放的口岸(包括中央管理的口岸和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的部分口岸);二类口岸是指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开放并管理的口岸。
至2003年底,全国共有一类口岸243个,二类口岸154个。截止目前,我省有一类口岸6个,二类口岸3个 。
3) 两类口岸的具体划分
一类口岸:
1、对外国籍船舶 、飞机、车辆等交通工具开放的海、陆 、空客货口岸(如我省芜湖、安庆、铜陵水运口岸);
2 、只允许我国籍船舶、飞机、车辆出入过境的海 、陆、空客货口岸(如我省合肥、黄山航空口岸和马鞍山水运口岸);
3 、允许外国籍船舶进出我国领海内的海面交货点。
二类口岸:
1、依靠其他口岸派人前往办理出入境检查检验手续的国轮外贸运输装卸点、起运点、交货点(如我省池州水运口岸以及蚌埠 、阜阳铁路口岸);
2、同毗邻国家地方政府之间进行边境小额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口岸;
3、只限边境居民通行的出入境口岸。
4) 口岸开放报批程序
(一)一类口岸:由有关部(局)或港口 、码头、车站、机场和通道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会商大军区后,报请国务院批准 ,同时抄送国务院口岸领导小组 、总参谋部和有关主管部门 。
(二)二类口岸:由口岸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征得当地大军区和海军的同意,并会商口岸检查检验等有关单位后,报请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批文同时送国务院口岸领导小组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我省水运口岸简介
[ 芜湖港 ] 芜湖是一座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 ,为皖南和沿江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的美誉。芜湖港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也是安徽省最早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 。芜湖港地处长江与青弋江、水阳江 、运漕河所构成的内河水运网中心 ,是长江朔水而上的最后一个深水良港,上可达赣、鄂、湘 、川等省,下经苏、沪达海通洋 ,距沪出海口的吴淞口 462 公里。
芜湖港区铁路专用线与淮南、宁芜、芜铜 、皖赣、宣杭 5 条铁路干线相连,并与芜湖至上海、南京 、杭州、合肥、黄山 、九华山等十余条公路相接,芜湖港距南京国际机场只有 60 公里 ,距湾里联航机场仅 10 公里。芜湖口岸仓储条件良好,拥有海关出口监管仓库、保税仓库 15 万平方米,一次可存储 20 万吨外贸物资 。芜湖港集港、疏港和仓储等条件极为优越。芜湖是国家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拥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出口加工区、联航机场、大型铁路编组站及与港区相连的芜湖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投资环境优越 ,口岸发展前景广阔 。
1980 年,国务院批准芜湖港对外贸国轮开放。 1991 年 10 月,全国七届人大第 22 次常委会议批准芜湖港对外籍船舶开放。现有芜湖港务局 、海深湖公司、石油公司、芜湖太平洋液化气有限公司、安徽环宇公路沥青材料有限公司 、芜湖百江能源实业有限公司等 12 个外贸码头 ,口岸年通过能力 300 万吨 。 1982 年 6 月芜湖港成功接泊 11700 吨级“振兴”轮,装载 9295 吨水泥和杂货抵香港。芜湖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造船、修船基地,芜湖造船厂可造 3 万吨级海轮 ,荻港修船厂年修船能力 30 万吨。
芜湖口岸现已开通至俄、日 、韩、朝、马 、泰、柬、香港等 1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只航运输,开办了到世界各地的联运中转业务 。芜湖口岸机构齐全,现有口岸办 、港监、海关、边防 、出入境检验检疫、船检、引航、代理 、理货、外供等 40 多个口岸单位。 2003 年芜湖口岸出入境外贸船舶 336 艘次 ,其中外籍船舶 71 艘次。 2001 年外贸货物进出口运量 42.51 万吨,国际集装箱进出口运量 28000 标准箱。
芜湖口岸自开放以来,始终抓好两个文明建设 ,芜湖口岸曾被授予全国共建文明先进口岸称号 。近年来,坚持开展口岸服务承诺活动,改善服务质量,提高办事效率 ,树立了良好的口岸形象。
[ 马鞍山港口岸 ] 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下游南岸,距上游汉口 685 公里 ,距下游南京 48 公里,境内高速公路直通沪宁 , 沪铜铁路纵贯市区,与京沪、皖赣线相连 ,交通十分便捷。港区岸线顺直,水流平稳,水深条件良好 。马鞍山至南京段枯水期航道水深可达 8 米以上 ,可以满足 5000 吨至 10000 吨极海轮常年通航要求。已建成的港区岸线长 2300 米,可常年停靠 3000-5000 吨级的船舶。
马鞍山港地处副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13.4 摄氏度 。港区处于长江感潮河段 ,但潮位差不大。现有码头 9 座,泊位 13 个,港口一般码头泊位前沿枯水期水深 5 米以上。用于外贸码头 2 座( 3# 、 9# ) 。 3# 码头结构为钢质船浮码头,后方堆场容量为 3.2 万吨 ,年综合通过能力为 32 万吨; 9# 码头为钢筋混凝土高框架式码头,码头全长 185 米,后方堆场容量为 14.7 万吨。年综合通过能力为 58 万吨。港口现有库场 13 处 ,总面积 25 万平方米,容量达 100 万吨 。港口现有各类装卸机械 63 台,作业船舶 5 艘 ,交通船 1 艘。铁路专用线直通港区前沿,铁路装卸作业线 3.9 公里,具有较好的集疏运条件。马鞍山港现有锚地 3 处 ,同时可锚泊 1000 吨级船舶 34 艘,年最大锚泊能力为 400 万吨。
优越的水域通航条件和较强的集疏运能力,使马鞍山港成为安徽省重要的东西中转、南北集散的外贸口岸 。 1981 年、 1985 年分别经国家批准为外贸运输发货点和装卸点 , 1990 年 10 月,国务院批准马鞍山港为对国轮开放的一类口岸。
马鞍山市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口岸外贸货运以生铁 、钢材为主。目前,马鞍山已有外贸自营企业 7 家 ,形成了黑色金属、化工、机电 、服装、针织等 18 类 130 多个品种的出口产品,远销至欧美、大洋洲的 28 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马鞍山口岸外贸运量稳步增长 ,开辟有至日本 、香港及东南亚地区的运输航线。在进出口企业及口岸查验部门共同努力下,马鞍山口岸转关运输发展迅速。 2001 年,外贸进出口运量达 50.56 万吨 。
口岸开放以来 ,地方政府共投资 2000 余万元,兴建了 10000 余平方米的查验办公、生活用房。马鞍山港监、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等口岸查验单位已先后成立开展业务。外贸运输代理等涉外服务企业已发展到 6 家 。总投资 7000 余万元 、年吞吐能力 35 万吨的马鞍山港外贸码头已投入生产。马鞍山口岸对外国籍船舶开放已列入国家“十五 ”规划。
[ 铜陵港口岸 ] 铜陵港位于皖江之中,上距安庆下距芜湖均 100公里 , 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是一座历史 悠久的“江东良港” ,也是省委、省政府“一线两点 ” 经济发展战略的交汇处 。 1986 年,铜陵港被省政府批准为二类水运口岸。 1993 年 1 月,国务院批准铜陵港为对外籍轮开放的一类水运口岸。 1993 年 1 月,国务院批准铜陵港为对外籍轮开放的一类水运口岸 ,使皖江腹地有了一个走向世界的直接通道。
铜陵口岸现拥有码头 14 座,几种有 3 座码头可供外轮停泊 。投资近亿元的件杂货码头 , 可同时停泊两艘 5,000 吨级船舶 , 年吞吐量达 60 万吨,并建有件杂货仓库 2 座 ,集装箱仓库两座,有效货场面积 13,500 平方米,码头配有 40 吨级架式起重机一台 , 10 吨架式起重机 2 台。铜陵口岸还拥有水、公 、铁交通运输网络,多条铁路专用线直通码头前沿,并与沪铜铁路干线相连 ,铜陵长江公路大桥紧靠港区,芜铜、合铜、黄铜 、安铜等公路干线在大桥交汇。
铜陵口岸于 1994 年 11 月外籍轮开放以来,对外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完成外贸运量 100 多万吨,集装箱 6000 余标准箱,口岸运量跃居全省第二,有力地促进了铜陵市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全是进出口总额有 3,000 多万美元增加到 3 亿美元 ,年平均增长 58% ,在全省位次由第9位上升到第 3 位,建设了发展中的铜陵口岸的勃勃生机。 2001 年 ,外贸进出口量达 36.53 万吨。
铜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作,适时提出了把铜陵建设成为“现代工贸港口城市 ”的战略,筹集资金 1 亿多元 ,用于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可按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口岸查验机构和代理、运输服务单位功能齐全 ,口岸效益效能逐年得到提高。
[ 安庆港口岸 ] 是长江下游北岸以安庆港为依托的一类水运口岸。 1982 年 1985 年,被国家分别批准为国轮外贸运输发货点和装卸点, 1986 年 6 月 10 日 ,经国务院批准为国轮外贸运输一类口岸 。 1996 年 1 月 4 日,国务院同意安庆港对外国籍船舶开放,从而掀开了安庆口岸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通过 10 多年的建设,安庆口岸机构健全 ,先后成立和组建了安庆海关 、出入境检验检疫、边防、港监 、船检、引航站等综合管理部门和查验机构,以及外代、外运、中货 、外供、外理、港务公司 、集装箱公司、国际海员俱乐部等代理服务单位,为外贸船舶和货物通关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有力保障。
安庆口岸基础设施完备 。岸线长 12.8 公里 ,港区有各类码头泊位 60 余座 ,年吞吐能力达 1,000 多万吨,其中外贸码头泊位 10 座:安庆港 3 座 ,安庆石化总厂油码头泊位 7 座。安庆港外贸码头中包括国际集装箱码头泊位 1 座,件杂货码头泊位 2 座,年吞吐能力为 62 万吨(含集装箱 10 万吨)。码头起运设备齐全 ,配有 25 米 40 吨高台架式起重机、 10 吨门式起重机 、 40 吨起重能力的门轨道式起重机、 15 吨门式起重机、 15 吨浮吊 、 16 吨轮台吊和牵引车、叉车等,并集货场仓库于一体;码头前沿水深流缓,常年可停靠 3000-5000 吨级船舶。安庆石化总厂油码头泊位有万吨级的 3 座 , 5000 吨级的 3 座, 3000 吨级的 1 座,年吞吐量达 700 万吨 。码头附近设有储油罐 40 座,总容量 26 万立方米。此外 ,还配有罐区作业专用拖轮 3 艘。油品进出全部采用管道输送 。
安庆口岸从 1982 年外贸运输发货点发展到对外籍轮开放的一类口岸,从单一的水运放射到水运(班轮)、陆运(集卡车) 、空运快件立体运输网络,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外贸货物进出口 ,而且改善了安庆投资环境,促进了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目前,全市已批准外商投资企业 310 家。 2001 年外贸供货值已突破 20 亿元人民币 。截至 2001 年底 ,安庆口岸共完成外贸运量 200 多万吨,国际集装箱运量 7000 个标箱。 2001 年,完成外贸运量 3.02 万吨。
安庆口岸的工作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安庆外向型经济出现了良好发展趋势 ,涌现出年出口额超过 1000 万美元的安庆石化总厂、纺织厂和桐城鸿润城,产品全部出口的安庆鸿庆精机有限公司,以及初具规模的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 ,安庆开发区累计进区项目 259 个,投资总额达 60 亿元,其中,外资项目 65 个 ,总投资 45256 万美元。已领照注册外资企业 37 家,总投资 10046 万美元,注册资本 6649 万美元 ,外资 3687 万美元,口岸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已经显现 。
[ 池州港口岸 ] 位于安徽长江南岸,下距铜陵上距安庆均 50 公里。池州港于居全国著名的四大佛教胜地之一的九华山约 70 公里。 1992 年 11 月省政府批准池州港开放为二类口岸。 1993 年 6 月 17 日举行了外贸运输首航仪式 ,“晴川 5 号”轮靠泊池州港,装载 4500 吨白云石出口日本,实现了池州口岸外贸运输零的突破 。 1994 年 ,又开通了直达韩国的运输航线,拓展了方解石出口贸易。 1998 年池州港二类口岸通过国家海关总署验收。池州口岸年进出口运量达 20 万吨 。池州口岸的对外开放为开拓池州红茶、家用机床、煤气仪表及冶炼产品等集装箱出口业务创造了条件。目前,池州地区的青阳县 、贵池市共有白云石、方解石生产矿点 48 家 ,年生产能力 200 万吨。从 1993 年起,池州港务局通过多方努力,广揽客户,积极组织货源 ,扩大外贸运量 。相继与北京中信公司、安徽五矿进出口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供货单位和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池州口岸已逐步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非金属矿产品出口基地。
口岸开放促进了池州地区对外贸易和运输的发展,使丰富的资源转化为出口商品 。几年来 ,池州口岸累计出口白云石 、方解石、棉籽等共 100 余万吨。 2001 年,池州口岸外贸进出口运量达 18.4 万吨。
从 1997 年开始,池州口岸在省各查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经国家交通部特批,先后有多艘次挂方便旗的外国籍船舶进港受载,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为池州口岸进一步对外开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池州口岸作为安徽省沿江地区唯一的经海关总署验收合格的二类开放口岸,已列入国家“十五”口岸开放规划。
目前,我省正在积极努力 ,争取在今明两年内,将合肥航空口岸升格为对外国 籍飞机开放的一类口岸,将池州、马鞍山两水运口岸升格为对外国籍船舶开放的一类口岸。
关于“隆口属哪个省 ”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 ,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乐信号的签约作者“瑾萱心”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隆口属哪个省”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隆口属哪个省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是不是龙口啊,要是的话,在...
文章不错《隆口属哪个省》内容很有帮助